课程咨询
美国本科留学资料领取

扫码添加助教

免费领取

备考资料大礼包

扫码关注公众号

2016年SAT改革后6个疑难问题解答(前3个)

2014-03-10 17:39:42来源:北京新东方 胡中华

  1、改革后的SAT写作还考嘛?essay portion will beoptional

  我们不用过多论述写作对于学术生活的重要性。任何希望申请美国名校的学生都需要对写作部分的考试有足够的重视,不仅是为了提交一个好的写作分数,而且是为了训练自己未来在美国大学写essay的能力。改革后的写作部门成为选考,最后会和SAT2一样,成为申请名校的必考,但是部分对于写作能力不太自信的学生会放弃。放弃写作部分的学生不会太多,因为这对申请最终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建议考生还是将SAT写作作为必考准备。

  2、改革后考试人数会暴增吗?

  现在是高一的学生,完全没有必要担心16年的改革,因为他们需要在15年12月前提交自己的托福和SAT成绩。2016年SAT改革带来的影响是现在读初三的学生,因为是实行新SAT第一年,所以对于考试形式和内容会很陌生,由于缺乏真题的练习,也会使得现在初三的孩子在2016年1月,5月考试时不能提前熟悉考题。而在12月前提交成绩时,新的考试才出现4场(1月,5月,6月,10月),对于他们而言,新SAT冲击是最大的。现在初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对于新SAT的不确定而转考ACT,毕竟ACT在申请效力上是一致的。

  但是对于现在正在读初二的学生,新的SAT考试已经实行了1年,也已经有了很多的真题解读,考生对于新SAT完全不用恐慌。

  这点很像2005年新托福对于考生的冲击,在iBT出现时,很多人(包括老师)都认为新托福很难,但是到现在,新托福已经完全被学生接受,培训模式也很标准化,学生高分的频率也并不低。

  对于提前考SAT这回事,完全不靠谱。一个学生需要在承担高中课程的压力下,还要考出托福、SAT1,2的高分,他的时间规划是非常紧张的,而且没有任何人会肯定的认为自己提前一年考的SAT一定是最好成绩,所以,他必定会在申请前尽量的多考几次。而且,对于一个整体学习时间都很紧张的考生来说,提前一年参加考试的可能性很小,这就像高考要改革,我们不会要求一个高二的人提前参加高考去回避新高考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除转考ACT的因素,SAT考试人数不会有太大变化,所谓暴增,这只是新闻媒体惯性的表达方式,目的只是让标题更刺激一些。

  3、新的考试会更难吗?

  我们已经知道了新SAT的数学会更难,此外,词汇部分的生僻词汇会减少,作文是通过已知信息做出反馈,这三点对于考试来说都不构成威胁。新的阅读部分的变动较大,是考试最为担心的部分,一是需要使用证据或者引用特定的段落来支持他们的答案,二是广为传颂的建国纲领相关文章和演讲稿也会被加入。这两点一是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二是希望考生对于国家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也能够检验考试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公民。考试形式方面,新SAT会增加图表,需要考试结合文章和图表做出正确答案,整体的考试注重(evidence-based reading andwriting)

  所有担心阅读部分会更难的考生,并不会感觉现有SAT阅读简单,即使你提前到2015年参加现有的SAT考试,难点依旧在于阅读提分。很多考生往往在备考6个月后就觉得数学和语法的部分无事可做了,但是阅读的提分,依旧是很多考生不能完成的任务。很多学生申请时未能突破2100, 2200,最大的原因就未能突破阅读高分,这就能解释为何美国名校对于阅读的的分数会最为重视。所以,对于SAT会变难的担心,其实不是来自于改革,而是来自于对于自我阅读能力的担心。

  考生需要做的事情是尽量早考出托福90分的成绩,然后开始自己的阅读训练,大量阅读美国的文学小说、纪实文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果具备了分析和总结、提炼信息的能力,不管现有和新SAT都不是难题。

SAT水平能力测试【0元免费测试】

美本留学资料大礼包

微信扫描二维码 回复【美本资料】

机考SATCB官方样题|可汗练习题|AP全科大纲/备考资料包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添加美本助教号

自动领取备考资料大礼包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添加【美本助教】,自动领取留学备考资料大礼包。

可汗学院新SAT题目完整版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获取

SAT1500分录播课(旗舰版+1对1) 托福精讲录播课(旗舰版) 托福8-10人直播VIP小班
更多>>
更多公开课>>

2024美本留学资料免费领取

微信添加美本助教

新东方美本助教
更多>>
更多资料

添加新东方在线美本助教号

自动领取备考资料大礼包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添加【Ella助教】,自动领取留学备考资料大礼包。